廣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
Guangzhou Gangh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

自由容器
       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,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。結合人才培養和業務拓展,研究所通過項目創新、科研資助等方式推動新技術研發。郵輪登船設備制造、無人機應用、BIM信息化、信息化平臺開發等創新業務先后獲得市場認可,其中3家公司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。研究所更注重知識產權積累,3家公司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標準認證(貫標);截止至2019年中,研究所及下屬公司第一權利人獲得各類知識產權授權60余項。
       2019年7月,研究所率先在省內通過企業建筑信息模型(BIM)實施能力成熟度集成級(最高級)評估。同年10月,第五屆“科創杯”全國BIM大賽中,研究所選送的2個項目從全國1000多個項目中脫穎而出,分別獲得施工組一等獎與專項組一等獎,標志著研究所BIM信息化服務能力邁入行業一線水準。
01

建設工程全過程可視化

信息管理領域

基于BIM5D技術,研發面向工程領域的信息化解決方案,針對不同項目類型的全過程生態閉環進行設計,運用信息可視化人工智能管理系統進行開發。
02

港口設備研發制造

深耕港口建設領域,輻射港口設備的研發制造——大型游輪客梯、登船橋。該技術綜合機電一體化、電氣工程、BIM技術、游輪碼頭設計等方面,突出小而精的設計理念,解決了以往復雜、安全系數低、維護成本高的眾多問題。
03

無人機應用設備技術研發

基于無人機自動化機場及信息化模型的相關技術,研發云端控制系統、數據處理系統、無人機基站等,并編制操作流程的相關標準及辦法。
科研領域
Research Field
————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——
自由容器
————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——
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
科研成果
發明專利
1
實用新型
23
外觀專利
5
軟件著作
44
自由容器
人才培養
Talent Development
————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——
自由容器
       研究所源于廣州航海學院航務工程學院,多年來圍繞著創新創業人才培養,在黨建共建、教材編制、實驗室建設、課程教學、實踐教學、就業實習等各方面,繼續與航務工程學院保持深度融合,取得廣泛的成果:參編教材1本、開發實驗教學軟件2項、承擔專業教學1門、協辦技能大賽4次、共建大學生創業創新實訓基地1處。校企融合也讓研究所得以提前在校培養和選拔優秀學生,為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。
反哺高校
參與BIM課程教學
黨支部書記代表研究所回歸母校,參與航務系7個畢業班的BIM課程教育,并將項目負責制的模式融入課程,最后每個班每個組均以項目匯報的形式提交學習成果。
微信公眾號

地址: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2440號本土中心4樓

備案號:粵ICP備14004742號

聯系方式:020-34395422


郵箱:ghgcyjs@126.com

版權所有:廣州市港航工程研究所